本网讯(音乐学院)7月1日,音乐学院研究生赴南陵县目连戏曲展示馆展开了艺术调研。南陵目连戏2006年12月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陵目连戏是指流传于安徽芜湖市南陵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是南陵县民间戏曲的主要演戏形式。
南陵目连戏的内涵主要是“善”与“孝”,不仅承载着佛教“行善”为主的核心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所强调的美善统一,具有重要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南陵目连戏作为目连戏的重要分支,在长久的积淀中完成了独特的气质建构,凝聚着深厚的南陵地域文化特色,堪称南陵民间信仰习俗和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团队调研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文化馆,以了解南陵目连戏的起源、发展、表演、班社等内容为主。在充满目连戏特色的环境中,和张老师的悉心讲解下,南陵目连戏的前世今生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我们眼前,一路走来南陵目连戏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古剧萌发
经南陵县目连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女士介绍,团队了解到:目连戏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戏开始便最早追溯至晋,见于竺法护译的《佛说孟兰盆经》。
至隋唐,目连救母故事不断丰富,衍化为想象力丰富且情节较为完整的变文。作为杂剧的形式搬演,文字的最早记录始于北宋。尔后随着宋杂剧北上、南下,北方有金院本《打青提》、元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和《目连入冥》,南方则诞生南戏目连戏。目连戏明初传入南陵,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古老的目连戏流派之一。目连戏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
早期萌发
南陵目连戏萌发于明初。《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明初,安徽南陵已有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之后,安徽的泾县、旌阳、宣城、太平、江苏的溧阳、宜兴,浙江的绍兴、新昌、开化,江西的婺源以及湖南、四川、山西等不少地方都有目连戏班或目连戏演出” 从剧本体制来看南陵目连戏较多地保存了明万历十年成书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所未收录的民间小戏以及傩祭活动,剧本宏大远古;声腔遗存弋阳腔明显,最迟当于明嘉坊年间青阳腔诞生之前即已流行。
发展定型
明中叶至清初一百余年的收蓄发展,趋于成熟定型。民国版《南陵县志》载:“陵民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清道光时任知知县王成璐在《朗陵杂咏》中描述:“草卉衣冠古,人家竹石安。厉坛涂鬼面,佳节献团圆。傀儡逢场戏,鱼蔬便客餐。遥遥城市路,到老不知官。”
引领风尚
晚济至民国,是南陵目连戏的鼎盛期,“玉林”“万福”等班社活跃,名伶辈出,引领风尚。《中华全国风俗志》载:“目连戏,演目连救母故事,皖以南盛行之……演戏伶人,大抵为南陵人,专业是艺者。
传承保护
一九四九年至今,南陵目连戏遵循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举的原则,对南陵目连戏中涉及报赛酬神的仪式予以研究整理,静态保存;对南陵目连戏完整的音乐声腔体系、成熟的舞台艺术表演进行活态传承,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古剧新生。但是张老师向我们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南陵目连戏曾一度陷入了失传的境地,很多年都没有再演出。进入新时代,南陵县抓住国家实施戏曲振兴工程的政策机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四组空间”,更好地保护“南陵目连戏”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南陵目连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促进戏曲繁荣发展,而且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未来的音乐教师,大家有责任学习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参观文化馆加深了大家对于南陵目连戏的了解,也进一步引发了大家观摩、学唱南陵目连戏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团队会继续深入走进南陵目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