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器乐教研室系列学术活动之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讲座
  发布时间:2016-12-21  点击量:

    2016年12月9日上午,著名锁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刘英教授主讲了一场题为《民族管弦乐发展现状之我见——从唢呐演奏说起》的讲座,讲座由汪海元副院长主持,器乐教研室全体师生参加了学习。

    刘英老师从五个方面为我们展开阐述。首先是唢呐演奏法的四大类:气、指、唇、舌。气是吹管乐的基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息讲究自然、圆润、厚实、通透,学习吹管乐,如果气运用不对,无法进行其他三类。刘英老师还现场示范指、唇、舌的一些高难度技巧,例如,指颤音,垫音,滑音,摇指,吐音等。现场掌声不断,气氛极为热烈,为刘英老师高超水平和精湛技艺所折服。其次,唢呐流派(按地域划分)主要有:安徽、山东、东北、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广东等流派,安徽为唢呐大省,有皖派唢呐之称,曲目数量多、影响广。第三,经典曲目的介绍,众所周知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为山东民间乐曲,由任同祥先生整理改编,任同祥先生被称为“把唢呐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广东潮州风格的唢呐曲《社庆》,全曲大量使用了连音和吐音,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唢呐曲的认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唢呐协奏曲《天乐》,是朱践耳先生为刘英老师所作,该曲运用12音列,无调式写作手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后陆续涌现一些具有创新技法的唢呐协奏曲。第四,唢呐的发展现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成立民乐系,民间乐器唢呐进入高等学府,开启专业化的道路。八十年代,大型音乐合奏形式和曲目的出现,打破了唢呐单一的独奏、合奏形式。为了满足乐队的需要,出现了加键唢呐。最后,刘英老师提到1976~1985年是民族管弦乐发展鼎盛的第一时期,介绍了我国的五大全编制民族管弦乐团,分别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乐团、香港中乐团和台湾国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