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堂】《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报道安徽师大学子与莲湘舞的“双向奔赴”
编辑:段传钦 预审:王俊荣 终审:奚泰来  发布时间:2023-07-14  点击量:

报道转载如下: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非遗舞蹈艺术团队赴肥西县柿树岗乡开启了一段与非遗“打莲湘”的“双向奔赴”。团队成员在与传承人的交流学习中深受教育,感受到民间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作为新时代文艺青年更是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莲湘舞已走过了上百年的岁月,经历了几代民间艺人的改进和创新,才有了现在的表演方式。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肥西县莲湘舞第二代“非遗”传承人卫国在与安徽师大非遗舞蹈艺术团队队员们交流时说道。

据了解,卫国接触莲湘舞已有二十余年,从舞蹈队的成员之一到现在的主心骨、“非遗”传承人,她不仅是莲湘舞的传承者,更是莲湘舞变迁的见证者。“莲湘舞”其实就是用三尺余长的莲湘棒敲击全身各个关节的舞蹈,在当地是一项全民性的娱乐活动,它不仅蕴含着民间特色与生活趣味,还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并且易学易掌握,父老乡亲都会打、都能跳。莲湘舞“人人跳”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看着容易跳起来却并不容易的莲湘舞一开始便让队员们犯了难。起初,队员们拿上道具后手忙脚乱,极不协调,但老师们会耐心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导他们每一步该怎么走,每一下该怎么敲,直到队员们手脚协调。而队员们也感慨老师们每一次的敲和打都将那“一股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队员们结合专业,创新花式,并寻找当地民歌剪辑音乐,编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打莲湘”舞蹈作品。在编创过程中,队员们既要考虑到动作美观,又要考虑到身体和道具与节奏的配合,加上莲湘舞基本动作多是单一的敲击全身,编创素材相对较少,创作多次陷入瓶颈。“艺术来自人民,服务人民”,队员们一边编排,一边潜心改进,最终完成了舞蹈作品编创。

正如队员郭韵蕾说,“我深刻体会到文艺创作的根本方法是扎根人民,下苦功夫,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的作品才能反映人民生活,得到人民肯定,作品才有价值。”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带有乡土气息的传统艺术离年轻人越来越远,希望你们能发挥专长,让更多的人了解莲湘舞并加入传承发展的队伍中来,这样,我们的民间传统艺术就会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卫国说。

安徽师大学子正在学习莲湘舞动作要领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7/t20230713_211106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