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4级音乐学 刘锦慧)为了帮大学生学会以倾听锚定共情、以理解替代偏见、以包容搭建联结,让真诚互动成为校园日常,营造松弛且温暖的人际交往氛围,音乐学院于组织开展“寓情于听,寄怀于懂”10·25心理健康月活动。
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情系人际,学会倾听”
为了让学生清晰了解倾听的技巧、学会正确倾听,促进自我心理成长。能在日常与同学、家人的沟通中实际运用。音乐学院组织开展一次与“情系人际,学会倾听”为主题的班会,把学会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内向的学生敢分享,有烦恼的学生敢倾诉,避免“小矛盾攒成大隔阂”,让班级从“一群人的集合”变成“有温度的共同体”。

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倾听•理解•连接——关系中的沟通问卷”
为了精准掌握同学们在日常沟通中的倾听现状,挖掘影响有效倾听的关键因素,收集调查对象对“倾听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通过填写(大学生关于倾听的调查问卷)心理调查问卷,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沟通习惯,慢慢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展板活动 ——“‘寓’情于听,寄怀于懂”
为了改善多数大学生存在“渴望倾诉却无人倾听”“情绪难表达”的困境。音乐学院开展“‘寓’情于听,寄怀于懂”展板活动,以“倾听”与“理解”为核心,帮助同学们缓解心理压力,感知倾听的力量,学会在倾听中理解自我与他人,让每个人在双向倾听中找到情感共鸣,营造温暖的校园心理氛围。

一次心理读书分享会活动——《非暴力沟通》
在读书分享会中,同学们分享带来爱与和谐的平和沟通方式,让大家理解重视彼此需求、共寻满足之法,时刻提醒我们倾听、理解、包容的重要性。

一次心理观影活动 ——《浪浪山小妖怪》
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现实社会、交流沟通,音乐学院组织开展《浪浪山小妖怪》心理观音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引导自我探索,促进集体凝聚,为师生、同学间创造了沟通机会。同时举办了“人生蝴蝶效应卡”活动,以小妖怪的“打工人”日常,映射普通人的生存共鸣,培育大学生自信、坚毅、有担当的品质。

一次艺体类心理解压团辅活动 ——“言为心声,听即关怀”
为了帮助大一新生解决人际相处可能存在的难题,更好融入班级、开展交流,提升社交自信心,音乐学院组织“言为心声,听即关怀”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引领大家学会倾听、沟通、理解、真诚、包容,从而高效沟通,避免误会,让彼此连接变得更紧密。

一次展台活动 —— “言为心声,勇于表达”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自我表达,耐心倾听包容,让大学生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音乐学院开展心理健康展台活动。通过“歌词拼贴诗”、“进击吧沙包”、“指尖疗愈师”等活动,吸引同学们参加,放松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