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07]
吴立,中共党员,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青年学术带头人,吴立于2017年7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科学中国人》杂志以封二人物采访报道,2018年6月被评为数理化及地学领域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之后又被先后授予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年度科研人物”称号和2019年度“课堂教学优秀奖”,还获得了团中央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自在师大工作以来,他坚持以身作则、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在教书育人、知行合一的实践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用信仰和情怀演绎着青年教师引领师德师风的华丽诗篇。同时,更是学生心目中一位“始于颜值,陷于学识,忠于人品”的老师。
吴立老师认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应当做到包容和倾听,即做到“放手”,而不是“放羊”。在这个前提之下,才能达到与学生思想进行交流并达到启发的目的。古语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相信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后,才会相信老师,才会有平等的交流对话、深度的思想碰撞、创新的火苗迸发。同时,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而吴立老师也确实在不懈追寻着这样的“教学之道”,无论是作为本科生导师还是研究生导师,他采取的就是这种“放手”。“我教给他们的多是学习方法,只引导而不具体参与。在科研选题方面,更多的不是给他们选好课题,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感兴趣的点。”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就曾评价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吴立老师很幸运遇见您。”“对吴立老师的仰慕始于颜值,陷于学识,忠于人品!”
在专业教育方面,对于如何让学生的知识时时处于最新状态以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并紧跟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形势和多元化世界的发展步伐的问题,吴立老师致力于做到如何使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不仅是传统的经典,也带有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授比较枯燥的理论课时,他用鲜活生动的野外地理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即使受到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而不能进行野外实习,吴立老师也通过多种办法来让学生接触或感受到地理现象或实例,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目的。疫情期间他承担完成了《地理学导论》等三门课的MOOC平台建设,且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讲课录频上传至线上平台,学生的互动交流及评价也很好。吴立老师认为必须使自己成为一名“新鲜的大学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开放包容、信息来源畅通,保持在科研上的敏锐性和前沿性,同时自己也不断创造新知识。吴立老师始终认为,只有知识新鲜,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永不落伍;只有方法新鲜,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永不厌倦;只有思维新鲜,才能使学生永不被社会淘汰;只有意识新鲜,才能使学生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吴立老师始终坚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平日每节课的备课和教学回顾、反思、总结,反思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接受知识情况及教法学法,不断学习。如他不仅参与编写了课程所使用的《全球变化科学导论》教材,而且还一直关注收集国内外高校全球变化相关教学课程的进展和动态资料,如加州大学的“全球环境变化”和爱丁堡大学的“环境敏感性与环境变化”课程,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全球变化导论》课程现已成为地理科学专业最受欢迎的专业课程之一,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教学效果好、受益大,并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有直接的指引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先后有十余名学生在全国和校级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从教七年来,吴立老师不忘初心,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寻求成为一名卓越大学教师的“教学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名共产党员,吴立引领着新时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言传和身教的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统一,为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07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